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

自我介紹之教育時期

這一篇也是自我介紹也是對之前那篇「花錢買的快樂童年」的對照。

對那篇「花錢買的快樂童年」的內容而言,
借的認為身為家長該做的只是,
如果認為該這麼做,
就做吧!
不用花那麼多錢去尋求「同儕」的認同,
如果這種生活教育方式認為是好的,
何必要用集合式教育來相互取得證實?
不只是突顯家長對自己的選擇的不確定及懷疑而已嗎?
這樣對小孩子的人格的發展才是個大問題。

借的出生在台北,
幼年時期的管教方式卻完全不像這個大都市的小孩。
當然,
家裡為了經濟問題而採行「放牧」也是原因之一。
(說經濟問題其實也還好啦∼餓不死的∼)
借的未滿兩歲半就已經自己出門,

活動範圍
南北:南京東路-八德路間,
東西:光復南路-基隆路間。

是的,
自己一個人。
曾經向附近的幼稚園表明要報名上課,
幼稚園主任嚇到親自到借的家拜訪,
可惜依照規定未滿兩歲半連托兒所都不能報名。

在「放牧」的期間,
完全自由的與外界做感官訓練,
接觸例如街道、人群、汽車、鄰居的狗、工地的沙土,
訓練自己完整乾淨地回家。
這一部分,
實在想不出為什麼那個學校要搞到14歲?

而那個學校把書寫教學延後至10歲,
更是讓借的訝異的地方。
上幼稚園後,
借的媽以完全自主學習的方式,
讓借的自己決定學習進度,
方式就是跟幼稚園校長要了學校的歷期刊物「再興月刊」,
這是一本再興國小至高中所出的月刊物,
(現在還有沒有就不知道了)
所謂的自主學習,
就是擺在書架上,
要看自己去看,
不懂想辦法搞懂、問人,
於是,
借的的小班時期讀物就是「再興月刊」及當時家裡公司待客用的「時報周刊」。
(最愛看的是時報的「黑豹戰士」漫畫∼天啊!這所小學10歲才學習借的4歲自學的東西)
中班休學住在工廠。
大班到小學一年級,
讀物則是「一萬個為什麼」跟「科學小百科」一類,
一樣,
完全自主,
沒有什麼陪讀或進度。
後來「科學小百科」在國小6年級送給借的媽同學家同年的小孩。

小學期間,
完全不曾參加過任何補習(大概也沒錢吧∼),
一直到出社會開小學同學會才知道當年小學老師是有在開班補習的。
小學開始的自主學習,
大概在其他家長眼裡是最不可思議的吧!
小學二年級起,
一切成績、學校事務自負,
成績單、家庭聯絡簿借的爸直接發一顆印章,
自己蓋!
最經典的大概是國一升國二,
在那個升學主義理所當然的年代,
國一依照智商分班,
國二因為成績掛車尾要下放進放牛班,
導師打電話到家裡想討論如何補救,
(依照老師當時的說法是IQ全校前5,進放牛班很可惜)
借的媽一聽到老師要討論,
就跟老師說學校的問題借的自己負責,
直接電話轉手給借的聽。
老師大概對這一幕有點傻眼,
一時間反應不過來,
借的又說「現在家裡在烤肉,不想討論這個問題」,
老師只能默默掛了電話。
(應該在懷疑怎麼會有這種家庭啊∼)
後來當然沒意外進了放牛班⋯⋯
生活就更加精彩了。

其實這只是在證明,
不需要花那麼多錢、搬到老遠,
只為了躲避所為制式化的教育,
只要家長自己要做,
在哪裡根本不是問題啊!
在這一般的教育體系下,
能自己決定自己要什麼、不要什麼,
才是真正的獨立思考、不被強權箝制不是嗎?
像這所鳥學校,
把一群逃避現實的人聚集在一起,
不也只是限制思想在那些人的小圈圈裡?

1 則留言:

Yuhi 提到...

一萬個為什麼....
這個我小時候也看過耶~
還好~我國小也沒補習
不過可沒你這麼幸福的"自習"
我爹娘每天逼的可緊了~唉
我也不同意那一小圈圈自以為是的人們
以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孩子的未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