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

轉型需要什麼

這篇同時放在公司部落格以及個人部落格。

從十多年前,不管是政府單位或是學術機構學者,就一直在提倡企業轉型,在這其中,當然也出現不少「看似成功」的實例;可惜,在借的眼中看來,終究只是「看似成功」。

這十多年來,引進了不少從前並不注重的項目,例如:CIS企業識別、產品外觀設計的注重、各類創意或形象廣告、創意的行銷活動。不可否認,這些改變讓台灣的產業生態(當然不是全部)有了新的改變;然而,十多年來,對於品牌力,提升了多少?以台灣最大宗的電子業而言,依然延續著最初靠低價廝殺的獲利模式,即便是自有品牌,卻沒有見到品牌的功用,依舊還是掛著自己牌子的血汗產品。

台灣生產業企業的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:

其一,當然就是沒有辦法接受新型態所謂「品牌」的觀念。主事者(或許是老闆,或許是高階主管)並沒有轉型的意識;或者有轉型的想法,卻無法信任,或者沒有辦法找到可以做這樣子改變的人選。

不能接受轉型,於是就不斷出現這樣的抱怨:競爭力比不過其他設廠大陸或是其他低工資國家的企業、利潤過低或面臨銷售困難。

而無法信任者,因為自己的放不開手,實際上,台灣社會有相當多的人才可以利用,卻因為心鎖住了,所以看不到。這個時候最需要改革的,只是主事者的觀念和心態。當心態改過來了,才有機會進入下一個問題——如何尋求幫助。

不轉型,依舊單單以生產產品作為競爭條件,想當然,肯定比不上原物料取得成本低廉、人工成本較低的對手,如果產業技術性又不是那麼的高,那還有什麼優勢可言?而無心轉型,即便自己心裡知道不變就沒有機會,沒有實際行動,就是沒有機會

其二,轉型「似乎成功」的盲點:

當企業完整地建構出自己的CIS,有著不錯的LOGO,完整的產品分類規劃,卻展現不出所謂的「品牌價值」,依然必須在微利的紅海裡搏殺,問題出在哪裡?這是許多自有品牌企業依然面臨的問題,依然賺著如同OEM的微利。

這問題出於台灣企業的優勢,卻也成為台灣企業的盲點

這個優勢是什麼?台灣的資訊開放,容易接觸新的事物,留學接觸國外新的學術理論也是相當容易,而且每年也有許多學成的精英回國。所以,即便有許多企業一開始並不了解,十年來也陸續出現看似成功的企業實例。

但是輕易接觸新資訊,卻讓企業出現盲點。

在接受西方的行銷新思維後,把行銷視為品牌的唯一武器,卻忽略了在行銷之前重要的一環。而最近流行的所謂「軟實力」,也不見有提及這失落的環節,最前端的研發提到了,後端的品牌行銷也提倡要注意,甚而也在行銷中賦予了更多人文、文化。但是,中間生產的過程呢?沒有。

這就是借的成立工作室首項服務項目是「產品設計及生產管理」的原因。

所謂品牌價值,有一部份基礎在於「產品品質」,而品質的掌控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都是需要注意的,而從一開始的設計就面臨品質好壞的第一個分歧點;所謂產品設計,不只是外觀,還包含了實用性及生產性。而企業中的成本就牽連在「生產性」之中,台灣在以前,產品設計其實比較像是技職體系,著重於技術方面,於是轉變前期的產品美感、設計感令人無法恭維。接著因為體驗出需要出現了各種設計科系。但是,卻出現了當今產品設計前端的問題:設計與生產無法結合。對某些企業而言,就是外觀設計部門與結構設計部門的接合差,在有些企業甚至出現與研發部門三向無法接合。原本這項接合的工作該由PM負責,卻在普遍PM人員能力低落、設計人員缺乏生產知識、機構設計缺乏美感對應下,造成產品的設計錯誤(或是外觀或是機構或是研發不對應),於是品質一直無法提升,品質無法提升,因而品牌價值也不會增加。

於是,因為忽略這個盲點,沒有辦法改正,又沒有辦法利用品牌價值提升利潤,最後回到二十年前OEM老路:低價競爭。為了低價競爭,又要維持利潤,於是必須更嚴格控制成本,相對的,品質也因此受限,最終陷入惡性循環,產品品質一直無法提升。而嘗過行銷好處的,便投入更多行銷經費,但是在根本體質無法改善的情況下,行銷已經不在是萬靈丹。至此,品牌反而成為一個累贅。(例如某分拆電子大廠,為了救品牌,把代工獨立出來,實際上效用卻不高,只是多了一個節稅的步驟)

出現這個盲點是因為歐美的企業,在品牌及行銷理論成立之前,各種工業已經歷經扎實的生產進化以及轉變的過程,一步一步從單純產品製造銷售成長到品牌行銷,而完整的生產控制,使得即使企業自身只剩下最前端設計研發及最末端的品牌行銷,自身無須具備實質生產的設備成本,卻能享受品牌所帶來的產品價值。或者因為其品質所成就的價值,良性影響的循環,使其能在人力成本較高的環境繼續生產,或者保持使用較佳較貴的原物料確保品質,仍能獲得相對沒有對生產做有效管理的企業更佳的利潤。

台灣卻因為快速發展起飛,從代工迅速進入品牌時代,卻看不見中間這個需要大量經驗、人文以及變革所形成的環節。

找回中間失落的環節,完整企業的研發—生產—行銷連鎖,就能幫助企業增加競爭力。歡迎洽詢借的設計工作室